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  目录  设置

1、底层人民 ...

  •   南方的盛夏——娇阳似火。烈日炙烤下的地面温度,超过五十度!这个时候,对从事户外工作的人们来说,是最艰辛的季节!尽管如此,北半球数以亿计的体力劳动者为了糊口,仍不得不在毒日下东奔西走,挥汗如雨。
      南部小城的一个大仓库前,并排停了三辆大货车。送货的、收货的、发货的各路人马拥在车厢后面,拿着本单位的清单,核对出入的物品。
      “银佳小余!你到了二十六台复印机……”一个五十岁左右的送货师傅,叫住一个小伙子。
      “二十六台?!……他们都没通知,你就拉来了?你不怕我这里装不下?叫你又拉回去?那你可亏大了!”小余有些意外,更有一点恼火——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“老爷、太太”们,从不管别人的死活,只图自己方便。
      “我那里也放不下了!仓库小,没办法。我跟你们经理打了电话的,她说:可以拉过来。”老师傅的解释合情合理,脸上含笑,却也略带无奈。
      “老马的生意越做越大了!可以换个大仓库了……你等等,我去拿拖车。”小伙子虽然不高兴,但货已经到了,还是要想办法塞进库里。
      “快点啊……”老马自顾催促。
      小余所在的“银佳”公司:经营品牌打印机、复印机、台式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复印纸……等等办公设备、耗材……进入二十一世纪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IT产品的日新月异,以及国内经济取得的成就,有一些做计算机贸易的民营小公司,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,存活下来的不但为投资人收回了前期投入,更带来了持续稳定的年回报率。
      一个城市里大大小小,至少也有几百家这样的中小企业。这些商家集中在一个商业区里开设直营店铺,租赁办公场地——于是大江南北的每座县、市里,都有一个电脑城,或者叫“数码软件园”。
      老马常来送货的这个电脑城,在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三楼。商家们的仓库都在一楼,而且是在大楼的背面——这样合理的设计,避开了正大门熙熙攘攘的消费者,方便了所有人。当然也保证了正门的整洁光鲜景象。
      “拖车来了,快点动手、卸货!”小余拖了一架四轮平板手推车出来。这辆银色的拖车:被他称做整个电脑城“拖车中的法拉利”——整车由不锈钢条焊接而成:长一米五;宽八十公分,结实耐用。拖动省力,一次拉个五、六百斤的货物,不在话下。
      “一起来!你们卖的这是什么鬼机器,死沉!”两人合力把四台复印机,从大卡车搬到了手推车上。
      “可以了!一次只能拉一块田……”四个方方正正的包装厢,两上两下摆在拖车上,确是个“田”字。
      电脑城的仓库区,实际上是个很大的地下室——物业公司把这里分割隔成了几十间:大仓有两、三百平,小的有三、五十平。可供不同级别的商家租用。小余的仓库是45号——从大门还要往里进去约摸七、八十米。他得一个人把拖车上的东西弄到自己的仓库,老马是不会和他一起进来的。因为趁小余入库的时候,他还得招呼其他公司来收货。
      小余必须先把库房腾出足够的空间,来放这新到的二十六台复印机——这次到的机器还不是最重的那种,估计也就四、五十斤。他一个人费些力气,还是能够码好放整齐。花了将近四十分钟,二十六个沉甸甸的大方块终于都塞进来了。
      “签单……签单!要走了……”这是两个人每天见面的结束语。老马的货运物流和“银佳”公司常年合作,运费一月一结。每次收到货,小余只需点清数目,签字确认。然后双方各执一单,月底对帐。
      “想快点又不进去帮忙!就会催命一样的催……”两人已经熟络,互开玩笑,都不以为意。
      “余——梦——金!这字写得有水平!一看就是个大学生写的。像你这样的当个经理,手下管上几十号人,不成问题!窝在老鼠洞里做仓管,你们老板太不识货了!”小余签十次单,一般有五次,老马都会这样称赞。余梦金早就习惯了他的没话找话,只是笑笑。看着老师傅启动大货车,消失在刺眼的阳光里。
      他有时会庆幸自己好在换了一个地方上班——之前帮一个私人老板开车送货:为市区的超市、商店配送纯净水和饮料。也和老马一样,无论风吹日晒,都要开着车到处跑。而且装车卸货都是一个人完成——满满一车,一百多件夏日清凉饮料,搬上搬下。一天要送五车!七、八月的旺季,早晨八点半开工,晚上总要过了七点,天全黑了才收工。
      余梦金每逢头顶烈日,双手捧着三件饮料出库入库、上车下车,忙个不停时,他心里总有个念头:有朝一日……我一定不会再做这么辛苦的工作!
      送货工人当了一年,余梦金被晒得皮肤黝黑——余妈常常抱怨:我的儿子成了非洲人!不过那样的经历,确实是相当不错的锤炼:以前骨瘦如柴的大男孩,双臂的肌肉线条变得完美匀称,这是他最得意的:每天他都要光着膀子,对着镜子自恋一番:摆几个动作电影里的酷帅造型,想象自己终有一天也可以一挑三、一挑五、甚至一个打十个……
      余梦金正要回仓库休息一下,喘口气。手机就响了——他一看号码,知道是渠道经理打来的,顿时心头一凉!
      “白姐?怎么样?”他小心翼翼,生怕是个坏消息。
      “小余!是不是到了二十六台复印机?”听筒里的女声,一如既往的尖锐刺耳。钻进耳鼓,令他直想找个东西来挖一挖耳孔。
      “是……”他预感到:所担心的就要成为事实。
      “有一半要发给县级经销商……”白经理证实了他的判断。
      “有没有搞错?!为什么不早说?!我全都给弄进来了!你早点通知,我就留十三台在外面。直接发走。不用搬来搬去,白费力气!”余梦金尽管已经火冒三丈,音量高了几度,表达的语气还是极力控制得柔和。
      “都搬进去了?对不起……对不起!刚才一下事太多,忘了通知你。等会儿我叫人下去帮你。”经理们总是很忙,日理万机如同总理。
      余梦金挂了电话,心想:算你还有良心,知道安排人下来帮帮手……他的仓房里有一小块办公区域:一个脏兮兮的电脑桌,一台古董级的组装机——卖电脑的公司内部,某些岗位只配用最烂的机器!还好靠墙边,有一张老旧的软沙发,可以睡午觉。这是上任仓管留下的唯一宝贝。沙发边上放着余梦金的吉他……
      那位老师傅年纪大了,又不会用EXCEL制表,也学不会公司的管理系统,只能提前退休。由他这样身强力壮,又会操作办公软件的年轻人接班。,
      在沙发上靠了十多分钟,听到过道上细细的脚步声响。熟悉的节奏、音频——他敢肯定只有刘蔓玲一个人下来。
      “我来了!要搬什么机器?”清脆悦耳的声音,令余梦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。一个肤色白皙、五官清秀的长发女孩推开木门,风风火火的进来。
      “只有你一个人?技术部的那些壮劳力都去哪了?”他知道这时:最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怜香惜玉。
      “都出去了!不是装机,就是修机。白姐说这次来的复印机,不是最沉的那种,我下来搭把手就行了。”刘蔓玲倒显得轻松无所谓。
      “她脑袋让驴给踢了吧?为什么都不先通知安排好?这样蚂蚁搬家似的,是不是觉得我们都闲着没事干?”余梦金适时的义愤填膺,是想引起她的同仇敌忾。
      “我叫你来做这个。你……是不是后悔了?”两人是初中同学。刘蔓玲大学毕业后,在这家公司当出纳。由于精细能干,人又长得乖巧可爱,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和赏识。她听说余梦金在开车送水,日晒雨淋的很不容易——刚好这里要换仓库管理员,就介绍了老同学来接岗。
      “哦……没有、没有!这里面太舒服了!冬暖夏凉,纯天然的超级绿色空调!跟我之前的工作环境比起来,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!我只是认为:领导安排工作,应该更合理一点。可以省掉许多无用功,提高效率!”余梦金赶紧不失诙谐的表明立场。
      “你说的都很对!但以后要在开会的时候说出来。你在她背后说,她又听不到。就成了纯粹的抱怨,于事无补。别浪费时间了,是哪些机器?快点动手,准点下班。”女孩为人处事相对老练。
      “就这些。好重的!你穿的是平底鞋吧?鞋跟太高,容易扭到脚!”男生在这种场合,都得像个体贴的优雅绅士。
      “当然是平底鞋!来这里两年多了,我经常搬货的!上班从不穿高跟鞋。”两人又把十三台复印机,运到仓库大门外,写好地址标签。交给物流司机,把机器送到货运站——市级经销商的机器,都是由货运站发到县城。
      送货的三轮车师傅:蒙大姐。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女性——由于常年在户外,开车拉货。皮肤明显被晒伤老化……她实际上比余梦金大不了几岁,但看上去就像个五十多岁的老女人。她和丈夫:施德昭,组织了村里的几个叔伯兄弟,一起到城里谋生。他们帮电脑城的商家送市里的散货,把批量的机器发到货运站。相当于承包了市里数码零售业的物流外包业务。蒙大姐就是这群人的首脑领袖。
      “哎哟……小余!今天要发这么多复印机?!你们公司生意真好!”她每天下午六点前,都会在大门外收货。
      “是啊!十三台,都贴好地址了。你到时看一下,不要发错了!”小伙子有点累了,嘱咐交代的语气绵软无力。
      “知道……知道!我什么时候发错过?哇……今天小刘美女下来帮忙了?那些技术部的男同胞都去哪了?”蒙大姐的运费,也是每月一结,经常和公司财务打交道——自然认识刘蔓玲。
      “我们都是劳动者、无产阶级啊……”女孩的自嘲体现了部分社会现状。
      蒙大姐招呼来丈夫和几个同伴——十多分钟,机器又都放在了四辆“电三轮”上。等他们把所有商家的货都拉走,就到了整个电脑城关门歇业的时间。
      “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会有直销企业和电商了。”余梦金开始大发感慨。
      “嗯……产品从出厂到商家,再到消费者手上。中间的环节太多了!这些费用都要加在成本里。为了保证利润,只有提高售价。现在直销、网购对传统销售的冲击很大!好在我们是批发,还有很多政府采购-——靠门店那点营业额,怎么可能生存?”刘蔓玲也是一针见血,一语中的。
      “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是不一样,有这样的见识!”余梦金偶尔也会遗憾自己当初没考上大学,混迹了几年,都在做些体力活。
      “这和大学教育没关系。有些博士、硕士虽然业务很精通,却都没有独立思考、判断能力。脑子都被洗过了,就是些高端智能机器——你得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,打开自己的眼界,跟上潮流的步伐,接触一切新鲜事物!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信息爆炸。只要有根网线,就可知天下事!你不是自学了OFFICE吗?这就很好了!你只要在进步,就不会被淘汰!”刘蔓玲的这番谆谆告诫,让余梦金对未来,又燃起了憧憬和盼望。
note作者有话说
第1章 底层人民

  • 昵称:
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• 内容: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